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优化顶层设计 “两山”理论引领杭州绿色实践

钱塘江

  

龙山河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两山”理论由此发端,引领中国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生态兴则文明兴。“三面云山一面城,一城山色半城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杭州独一无二、最富竞争的独特魅力。保护好、经营好这方山水,走绿色发展之路,给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空间,也是杭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所在。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杭州工作汇报时指出:杭州山川秀美,生态建设基础不错。要加强保护,尤其是水环境的保护,使绿水青山常在。希望更加扎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杭州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从此,杭州担负起了神圣使命——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合力共创,给杭州带来了深刻变化,杭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原有的高水平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小盆景变成了大风景,幼苗长为参天大树,成为杭州城市理念的发展观,成为杭州人共同的价值观。

  

  生态杭州 注重顶层设计 打造独一无二的“自然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对于杭州这样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之城”,市委、市政府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才是它的未来。杭州城市管理者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从一开始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了这一理念指导,杭州近年来的一系列城市建设,都离不开“生态文明”、“美丽杭州”建设这一顶层设计思想。

  杭州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早在2011年1月17日,市委、市政府就下发了《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以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型城市,打造国家生态市、国家低碳城市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环境立市”政策生动清晰。

  2013年以来,杭州前后31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等,学习中央精神,研究生态环保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84次对生态环保工作作出批示。委托环保部规划院编制《“美丽杭州”战略规划》;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建设“美丽杭州”的决议》和《“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等。之后接连出台“杭改十条”、“杭法十条”、《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城市发展纲领性文件,从保障和促进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

  杭州城市发展规划蓝图背景中,是一片缓缓绽开的绿色。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孜孜努力终有回报。

  2015年2月,杭州被正式命名国家级生态市;2016年10月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市”荣誉称号,成为全国省会城市首个、副省级城市中首批命名的国家生态市,这是杭州践行“绿水青山”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成为杭州展示形象的新名片。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有了持续不断的顶层设计,杭州的路越走越美,越走越宽。

  2016年9月,杭州成功举办举世瞩目的G20峰会,这是对“生态杭州”建设最好的认可和诠释。习总书记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演讲中称赞杭州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这是对杭州久久为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大肯定、先行先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褒奖。

  G20峰会后,杭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今年2月召开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总目标。

  杭州也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五年来,杭州市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创新强市战略,全市经济实现绿色高速发展。

  

  生态杭州 栽培那片绿色 搭建制度保障绿色实践

  有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明确指导,有了“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的清晰目标,有了“美丽杭州”建设的主要抓手,杭州顺理成章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也深情寄予杭州“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过去的杭州,也曾被环境问题所深深困扰。于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才能构建一种生态文明体系。这是杭州多年摸索的宝贵经验。

  “生态杭州”积极打造法制保障,建设生态法治基础,近年来不断出台环保法制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013年12月,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出台“杭改十条”,其中第八条专门讲述“围绕推进美丽杭州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一年后出台的“杭法十条”,又注入了完善地方环境法制体系和建立“四治”长效机制的重要内涵。

  五年来,杭州先后制订了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市区(六城区)及各区县(市)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及相关子规划等。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杭州市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条例》、《杭州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实施办法》、《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低碳新政”60条和“创新型经济30条”等十多项政策法规。

  这些政策法规,为十三五以来的杭州实施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编织了一张巨大的保护网。

  不仅放眼大局,还针对专项生态环境治理,对症下药。

  《杭州市“五水共治”“十三五”规划》等多项法规,将“五水共治”进行到底;《2013-2017年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方案,深化大气环境治理;实施“五废共治”,2015年在全国率先编制《城市固体废弃物治理白皮书》,2016年颁布《杭州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规划》,在全国也是首次。

  “生态杭州”还在制度建设上大胆创新。

  为了创造优美怡人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杭州创新性地成立了市生态办、治水办、大气办、治废办,专人专职专事专心,采取“大部制”实体化运行;通过机构编制不变、平台整合的环境保护协同机制,将人员集中起来“全力”实施生态环保建设。这种“九龙治水”的创新方式,在全国省会级城市中都是少见的。

  杭州还是国内较早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副省级城市之一。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的重要举措,2005年,我市就探索建立了流域生态补偿公共财政制度,并逐年增加投入,2016年达到1.8亿元。

  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到百姓,生态文明在制度的保障下“深入人心”,从身边的小环保到整座城市的生态圈,都在法治的架构下滋生成长。

  

  生态杭州 保护那片绿色 破坏绿水青山将终生追责

  如今杭州还是全国第一个“三无城市”(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基本无黄标车),这给老百姓们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来,最全面、最严格的监管,是造就“三无城市”的重要保障。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杭州切实履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理念。

  今年8月,杭州新出台《杭州市党政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明确“管行业必须管环境保护”,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让那些“只要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的党政干部不能再“一意孤行”。这项长效机制,将为杭州生态文明建设在政府管理制度上保驾护航。这样的强硬机制,在全国市级城市中是极少见的。

  领导干部身上有了压力,实实在在投入到生态保护中去,现在,他们的肩头也扛起了沉甸甸的环保责任。河长制就是最好的实践。

  在浙江“五水共治”中,“河长制”是一项基本制度。杭州有市、县、乡、村等四级河长3344名,以前没接触过环保的超过95%,通过培训、媒体问河长、约谈问责等办法,广大河长从原先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治水、管水、护水的行家里手,有的已经非常专业。杭州“河长制”已成为环境保护的强有力助手。

  “生态杭州”言出必行,谁要破坏生态环境,谁就要付出代价。

  依据新法,严厉惩处。2014年,杭州出台并实施“环境监管五个最严举措”(最严格的准入、最严格的监控、最严格的治理、最严格的执法、最严格的制度),努力打造环境监管最严城市。2015年,在新《环保法》出台实施之际,杭州又积极探索运用新法赋予的各项有效手段,打造出升级版“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这在国内也是少见的。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是进行时。杭州也在摸索中前行。(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